塑料瓶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喝用中經常能見到的,它能有效的密封住,防止瓶內的東西外泄。我們在挑選塑料瓶蓋包裝的飲料時也要防止加
工時,飲料內進東西。
有網友反映光明鮮奶里面發現藍色顆粒物,剛開始網友以為是瓶子上面的藍色印記,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在牛奶里面,大感惡心。發現顆粒
物的系光明1.5L桶裝光明鮮奶,生產日期是10月17日。光明乳業通過調查稱,藍色顆粒物系鮮奶加工時瓶蓋塑料碎顆粒掉進鮮奶里。
據食品科學與安全的專業人士分析,導致“爆瓶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瓶內產生二氧化碳氣體,瓶內壓力增大;其次,也有可能是瓶的質量出現問題,經過高溫和運輸過程中的碰撞后熱脹冷縮導致“爆瓶”。一般情況下,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消毒不徹底,可能會殘留微量細菌。而果汁(或含奶)飲品營養豐富,無疑成了這些微量細菌的大培養皿,微量細菌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無氧繁殖,產生二氧化碳氣體,使瓶子膨大,由于氣體壓力作用,從而在擰開瓶蓋的一瞬間發生“爆瓶”現象。相對來說,開蓋后的飲料更容易發生“爆瓶”現象,特別是口對瓶直接飲用后的飲料,不僅因暴露在空氣中導致細菌進入,在飲用過程中口腔內的細菌也會進入到飲料當中,再經過高溫,細菌大量滋生,產生二氧化爆瓶。
為此,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:購買果汁(或含奶)飲料,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的說明,留意其保管、開啟、食用條件。若汁(或含奶)飲料不能一次性飲用完時,應放入冰箱冷藏(不要冷凍)。開啟塑料瓶蓋時要注意安全,要瓶口對外,尤其不要將瓶口對準自己的眼睛。若發現已膨脹的果汁(或含奶)飲料,開啟瓶蓋時更要小心,以避免造成人身傷害。